吴闯,工学博士,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2014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学士学位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专注于低碳能源系统与新型储能技术,包括先进超临界CO₂动力循环(包括超/跨临界CO₂动力循环、CO₂混合工质循环及多联产系统)、热机械储能(如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热泵储能)、综合能源系统优化和工质热稳定性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6项纵向项目和3项校企合作项目,已在《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等高水平期刊发表40余篇论文,其中一作/通讯作者SCI论文17篇。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热力发电》青年编委及多本期刊审稿人。
研究组目前专注于压缩CO2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及热泵储能等领域相关的学术与应用研究,已与多家能源央企、国企及设计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自主工艺,推动储能装备的实际应用。低碳储能研究组(LCES Group)特色包括:
- 学术方向聚焦能源前沿:新能源开发推动大规模储能需求。研究涵盖理论与工程应用,学生可根据职业规划选择方向,为未来工作或攻读博士做准备。
- 个性化指导:亲自指导每位学生,确保研一就有明确研究方向,提供线上线下支持,助力学生迅速展开课题研究。
- 公平署名:论文署名主要以学生为主,确保学生的学术发展不受影响,并支持在重庆大学申请各类奖励,已有多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与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 丰硕成果:研究组鼓励学生发表论文,每位学生可发表1至5篇论文,申请1至3项发明专利,支持职业发展与学术进步。
- 充足经费: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确保项目经费充足,支持研究组的各项研究工作。
- 丰厚补助:根据项目和工作参与程度发放劳务补助,学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论文与专利)均可获得可观的劳务补助。
- 灵活工作时间:强调工作效率,学生在无课时可灵活安排工作,确保工作与生活平衡。周一至周五,若无课,最迟上午9:30到办公室,下午最迟不超过14:30,每天办公室工作8小时即可。周末自由安排,不强制到办公室。
- 学术会议支持:研究组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相关报告,支持学生在学术交流中提升自我。
- 灵活组会安排:根据研究进度与需要组织组会,确保会议的高效性与质量,避免无效集体会议。
- 组内活动:定期举办聚餐及其他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
- 良好学术氛围:倡导“师生互助、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 密切学术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保持紧密合作,助力学生的学术追求。
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注重创新与实际应用、具备国际视野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人才,欢迎有志于热力储能研究的本科生及准研究生加入本团队。